“打脸”主流政治正确,仍获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网友:又商品化
前两天聊《史密斯夫妇》剧版的选角从白人换成黑人和亚裔的时候。后台收获了不少人对政治正确的吐槽。他们不是讨厌作品,而是讨厌越来越多的创作,都为了所谓的“正确”去罔顾质量。但。不在那个环境里的外人,骂再多都只是浮于表面。真正会骂“正确”的。而且骂得精准,骂得有趣,还得是看他们自己。比如这一部,不仅骂,而且骂到了今年奥斯卡的最佳影片提名:美国小说American Fiction单看这海报,如此统一的肤色,相信不少人大概能猜到电影里绕不开政治正确的元素。而且,该片是本次奥斯卡颁奖季中的夺奖大热门,不仅拿到了今年奥斯卡五项大奖提名,还获得被誉为英国“奥斯卡”的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改编剧本奖。在多伦多电影节观众选择奖第一名,烂番茄新鲜度94%,爆米花指数95%,IMDB评分7.6/10。获得如此多的嘉奖。是“正确”得没边了?不,这部电影作为讽刺喜剧,犀利而又趣味无穷的地方,恰恰是反“政治正确”的。尤其是整部电影用到了观众熟悉的套路:用魔法打败魔法。01电影的主要故事围绕大学教授莫克(杰弗里·怀特 饰)的一段奇特经历展开。身为大学教授的莫克,以学问严谨著称。但同时他也是一名小有成就的作家。可此时的他已经好久未出书了。为什么呢?因为出版社总是说他身为一位黑人作家,他写的作品竟然不够“BLACK”。那怎样才算够“黑”呢?这样:你是说他们要我写关于警察杀死青少年或在多切斯特抚养五个孩子的单亲妈妈还有这样:“我要去药店”“药店?为什么?”她问“你知道的”我说“不会吧姑娘,你又怀孕了?”“有可能”我告诉她“如果是真的话,这一次,小瑞真的要当爸了”△ 图中的黑人女作家正在读她受欢迎的黑人小说《咱们在贫民窟的日子》你看莫克听完这位女作家用夸张浓厚的美式非裔口音朗读这段话后的脸部表情。仿佛在说:这tm写的啥???没错。虽然是黑人,但莫克打心底里不同意“贩卖黑人文化标签”,讨厌顺应社会给黑人群体打造的刻板印象:比如贫穷的黑人男孩总会成为地痞流氓毒贩罪犯;比如贫穷的黑人女孩总是怀孕无知;甚至对黑人遭受歧视压迫等暴力事件的写作方式,也感觉嗤之以鼻。太常规,太俗套。而因为他的这种执拗又刻板的性格。经常在课堂上因为批评学生遭到投诉。因为投诉,莫克不得不停职休假一段时间,回归生活。但莫克的生活,和他的工作一样糟糕。已经好久未与家人联系。更难过的是,这次回家,先是母亲被查出患有老年痴呆症,之后的治疗加看护需要花费大量的费用;后,本来一直在家照顾母亲的妹妹,突然离世。而家里唯一的弟弟,因为出柜+鬼混,早已经搞得妻离子散指望不上。工作不顺人到中年还孤身一人的莫克,突然发现:照顾母亲和筹资资金,都落在了他一个人的肩上。- 也许我们可以找个看护,每周来几次- 谁要付看护的钱你付不起吗离婚后就没办法了怎么办?人到中年,亚历山大。为了获得足够的资金,在经纪人的建议下,莫克决定放下身段,用化名的方式写了一部“典型”的黑人小说:你说你想要黑人文学,这个不够黑吗里头有游手好闲的爸爸、饶舌歌手、毒品他最后还被警察杀了这样很黑对吧电影的故事也从这里开始放飞:这部在他和他的经纪人眼中是垃圾的小说,却被著名出版社看中,并重金购买版权,甚至还有好莱坞导演想要翻拍成电影。而经纪人为了增加营销噱头,为小说内容背书。特意撒谎作者使用化名的原因是:利亚先生不能用本名,因为他是他是通缉犯对,我才刚坐牢12年,我不要再回去了事实证明。噱头越大,卖点越佳。出版社的高价购买,并认定这部小说将成为爆款。那时因为我们相信,利亚先生写出了畅销书我们认为那会是今夏必读的畅销书而之后的线上营销更是借着“底层黑人”,“通缉犯”等猎奇元素层层加码:小说不仅在全美大卖,还被好莱坞看中。一出手数就百万美元的版权交易,直接解决了莫克的经济难题。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这部被莫克要求取名为《操》这样一个不正经书名,以试图阻止它畅销的作品,却在莫克自己担任评委的文学奖上,被其他评委一致推荐为当年的获奖佳作。今年的文学奖得主是斯塔格·R·利亚的《操》怎么说呢?用心写的书好几年都出版不了。瞎写的作品却让自己名利双收。小丑竟是我自己,大概也就是莫克彼时的感受吧。02可能不少人会奇怪:自己写的书大卖,还改编电影,挣到了大钱,怎么看不都是一件好事么?但莫克不这么觉得。在他看来,《操》只是按照人们心中认可的黑人形象和黑人故事,写成的迎合他们的小说。不过是一种粗劣的模仿。之所以写的投入,只是因为他想发泄愤怒。这本书跟其他出版社出得垃圾书们有什么差别看看他们要我们写的东西这是我表达厌恶的方式我感到厌恶他对市面上读到的黑人文学都普遍充满鄙视心理。甚至希望用自己的失败来验证,没有人会看这种黑人小说。- 有谁会想出这本书- 没人我只希望他们碰了一鼻子灰在他看来。那些黑人文学加深了大众对黑人的刻板印象,以为黑人都是贫穷的、犯罪的、吸毒的、唱饶舌的······黑人不应该是这样。因为他自己就是一个不一样的案例。莫克出生于医生家庭,典型的美国中产,家里从小配有保姆。他自己还是一位大学教授,拿着不错的薪水。吃饭都在高档餐厅,生活十分讲究。他有着与大多数黑人不同的成长经历,他的创作与市面上迎合大众刻板印象的黑人作家的作品,明显不同。他可以对文学中的种族冒犯能保持学生无法理解的宽容理性。可以说,因为自己的生活经历,莫克是一个“非典型黑人”。他热切地希望黑人群体能够摆脱刻板的大众印象,能够以更加昂扬的面目立足于社会,甚至不应该鼓励宣传他们的“弱者”和受压迫地位。但总是事与愿违。电影举了一个例子:明明都是小说,别人的小说都在通俗读物区。自己的小说却被安排在“非裔美国人研究”专区。你没有猜对,尼德,这些书与非裔美国人研究毫无关联,它们只是文学作品这里最黑的东西是墨水莫克这个,物以稀为贵了属于。但这种对于身份政治的反省,只是电影的第一层。更讽刺的是,受过高等教育的莫克虽然想改变外界对黑人的刻板印象,认为黑人跟其他人种没有区别。但事实却藏在习惯中。在听到妹妹说他的父亲出轨对象是一位白人女性的时候,他也会一开口就问“有多白”。- 我曾经看过他亲一位白人女人- 有多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是贵妇白还是南波士顿白就像他介绍自己的新女友给他的家人时,常年生活在波士顿黑人社区中的妈妈也会开口就说:我很高兴你不是白人即便是身为知识分子的莫克想要走出对黑人的二元化的审视。但似乎,面对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问题。事与愿违。他一边说着他不在乎种族歧视,一边眼睁睁的看着出租车停在了白人面前(拒载他)。他一边拒绝将自己写的垃圾小说入选到文学奖里,但仍阻止不了白人评审们将其推选为文学奖的获得者。- 我们来谈谈《操》吧- 可以不要吗?- 我很喜欢,这就像是在直视伤口在电影中。莫克越努力,越坚持自我,他就越小众,越失败。他越退让,越发泄,反而让他大获成功,功成名就。而搞笑的是。他努力和愤怒的,恰恰是他与生俱来的东西:黑人身份。在政治正确大行其道的时代,他那些带着“反政治正确”的主张,既与身份政治的大环境格格不入,又和现实中赤裸裸存在的歧视偏见背道而驰。所以故事的趣味,就在于这种差异。一个黑人想去反对这种正确。却碰得一鼻子灰。而迎合这种正确,反而盆满钵满。莫克作为知识分子的那一面。越愤怒,越拧巴,越难过,越无所适从。观众笑得越欢。03但《美国小说》的主题,并不仅仅是用莫克的遭遇来调侃政治正确在当下的不可撼动。而是聚焦于一个更关键的点:隔阂。说白了,我们本就生活在一个充满着各种刻板印象的世界里,这里的刻板印象不仅是身份的,还有价值观的,以及思维方式的。举例来说。《红毯先生》里有这么一幕。刘德华饰演的大明星在拍一部电影,他在里面扮演一个农民,当被人欺负时,他表现出了口头上的反抗。然后导演生气了,“农民是这样的吗?”在他眼里,底层人应该是粗糙的、原始的、易怒的、悲情的,而不该有这么强的分寸感。于是大明星决定下乡“采风”。恰好遇到屠夫一家,嗬,这不就是导演说的那种状态吗?如获至宝。但问题是,农民,只能是这样吗?当然不是。我们之所以认为这样的形象合适,是因为我们觉得用这样的状态表现农民才合适,也只有这样的立场与倾向,才能被城市里的观众,以及电影节上的评委接受。如果从这个角度这样来看。这部《美国小说》,与《红毯先生》想说的,也几乎是差不多的话题。没错。这样的立场与倾向从某种程度上并不是坏事。正如女性电影很少,所以我们会呼吁女性题材的大量出现,也如少数族群影片不多,所以我们也总是会给这些稀有加不少分,正是由于社会上有着这样明确的舆论倾向,才使得女性或少数人群的境遇得到更多的重视。就像《美国小说》里的那句话:也是时代所需的但有时候。这样“时代所需”并没有消灭旧的偏见。而是已经开始在增加新的隔阂。明显的例子,开头的文学课上,在莫克作为一个黑人老师,希望就事论事讨论一个具有侮辱黑人的词汇的句子时。底下坐着的白人女孩却反复强调自己被这个词冒犯的感受,以至于不愿意继续上课。这种被刻意强调的冒犯。到底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枷锁,还是公众场合的被需要的表态演出?甚至于。当我们开始认为某个群体只能表现出一种形态,我们只能对他们持一种态度时,这到底是同情,还是某种观念上的专政?Sir不知道。所以问题来了,如果这个世界已然如此,我们又该怎么办?不知你意识到没有。影片在讽刺之外,其实花费了大量的篇幅来讲述莫克一家的交流。比如亲情。莫克与自己妹妹多年未见后的互相调侃。- 我的餐桌本来很不稳- 老天,够了然后你出了新书厚度实在太完美了老天莫克与自己弟弟之间从隔阂到慢慢理解重归于好。莫克对自己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母亲的细心照顾。兄弟俩也会为了对母亲的抚养费而争吵,然后家中的老大往往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好,那你可以帮忙出点照护费吗一旦我们找出病因后也许会很贵- 我手头有点紧比如爱情。莫克与自己的女邻居之间产生的真挚的感情。- 我很惊讶你来找我,我以为你只是表示友善而已- 我从不只是表示友善,我这年纪已经不干这种事了莫克的保姆在老年也找到了自己的真爱,两人喜结连理,众人为两人送上了真挚的祝福。为什么?因为这样的交流不关乎种族、民族、国家,不关乎立场、价值、政治取向。而是回归人的共性。关注人与人之间最真实的接触。而这,才是易燃易爆炸的我们,所真正忽视的。于是影片最后。当莫克最终拿掉了身份标签,卸下了“为黑人发声”的道德枷锁,反而收获了自洽。他明白了自己的主张在这个世界毫无作用。自己既代表不了别人。也改变不了潮流。正如他在结尾让导演给他排演了一场被警察乱枪打死的戏码一样。他终于清楚,在一个万马齐喑的滑坡浪潮里。别把自己想得伟大。救不了也没法救。与其把自己变得不正常,还不如随波逐流地自洽,然后和自己关心的人一起,倒一杯咖啡。静看世界走向崩塌。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编辑助理:ray
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